四 季 養 生 小 百 科
因時、因食養生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「智者之生也,必須順四時而避寒暑。
「因時養生」是養生的一條重要原則,人體必須順應四時自然變化而養生,從而加強人體適應季節與氣候變化的能力,以保證身體健康,減少疾病的發生。
24節氣養生的秘寶
一 年四季,春溫,夏熱,秋涼,冬寒。氣候的變化,會給人體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因此,機體的營養結構要隨季節的變化予以協調,注意各個季節的飲食方 式。春季宜食清淡;夏季宜食甘涼;秋季燥熱,宜食生津食品;冬季寒冷,宜食溫熱。在飲食順應四時,可保養體內陰陽氣血,使正氣在內,邪不可發。
一年四季陰陽消長變化是萬物生、長、化、收、藏的根本,因而養生要做到春夏養陽,秋冬養陰。四季的寒暑交替會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機能的不適,順從24節氣的更替,進行養生與保健。
春雨驚春清穀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
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
這是24節氣歌。在 24節氣裡邊,有8個節氣至關重要,我們講的24節氣養生裡面,重點講的就是這8個節氣:二至,即夏至、冬至;二分,即春分、秋分;四立,即立春、立夏、 立秋、立冬。所以要挑這八個節氣,是因為這八個節氣代表了四季中最具代表性的氣候變化。
《易經》中講的天人合一的養生,告訴我們人的氣是天地所賜,那麼人的養生也就應該要根據天地陰陽之氣的變化來進行。這種養生哲理可以簡單地概括為一句話:順應自然則養生成功,違背自然則百病叢生。
春季調理
保養時間--春分開始,到立夏結束,期間45天左右。
夏季調理
保養時間--夏至開始,到立秋結束,期間45天左右。
秋季調理
保養時間--秋分開始,到立冬結束,期間45天左右
冬季調理
保養時間--冬至開始,到立春結束,期間45天左右。
春夏秋冬 四季食補
均衡攝取蔬果肉品,吸收食物精華,則能陰陽雙調,五臟具補,為養生抗老的基本。
四季食補一年四季,春生夏長,秋養冬藏,由於節令氣候各不相同,養生方式自然也不一樣。在飲食方面,當然也應該依照時序,並搭配各個季節的養生要點,來加以選用、調理當令食材。如此一來,才更能讓身體在適當時機得到最需要的養分補給,輕鬆作收「食療」成果,達到保健養生的功效。
春季──增強免疫力,補充身體熱量。
春季三月從立春開始,經雨水、驚蜇、春分、清明、榖雨共計6個節氣,天氣由寒冷漸漸轉暖和,大地回春,萬物開始萌生發育,故春季對應於人體則為肝,肝屬木,生發之意也
<黃帝內經>上指出: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,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,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,被髮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,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,奉長者少。」
春季裡可晚睡早起,在院子裡多散步,以發布〝生〞氣,舉止要和緩輕柔以應春氣,並且使身心保持舒暢、活潑,以適應春生之氣,切記惱怒、殺奪、刑罰之念頭,從而使肝氣保持正常的生發和調暢,如果違背了這一個自然規律,就會損傷肝氣,到了夏天容易罹患寒性的疾病,使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減低了,這便是春季養生的大原則了。
中醫認為春屬東方風木,應於人體為肝,所以春季是人體肝氣最暢旺的時候,古人認為是春季是調養肝臟的好時機,另外春季天氣雖較暖和,但仍會有寒流的來襲,天氣乍暖乍寒,溫差變化大,所以這一季節也多感冒、肺炎等呼吸道的疾病,一些小孩、老人和身體虛弱的人,應隨時保暖,以免感冒。
春季天氣漸暖和,此時陽氣升發,飲食上要清淡平和為宜,可多補充新鮮的綠色蔬菜和水果,減少高脂肪的食物、辛辣的調味品、烈酒攝取,春季氣候和暖是戶外活動的好季節,藉以鍛練身體,呼吸新鮮的空氣,增強身體的抵抗力。
現代營養學養肝的飲食原則:吃高熱量、高蛋白質、高糖分、低脂肪的食物。
• 春季養生重點/春天位於四季之首,萬象更新之始,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,萬物欣欣向榮,因此,必須特別注意保護體內陽氣,使它不斷充沛並旺盛起來。
• 搭配粗食吃法/可用山藥入菜或燉湯,或把紅棗及枸杞做成茶飲,因為這些食物可以增強免疫力。同時,因為春天還是有些冷,身體必需消耗熱量以穩定基礎體溫,所以,除了以各種米食、穀製品為主食,還可以將芝麻、花生、核桃等堅果類食物當做零食,每天吃一小撮,就能適時補充能量。
春天宜養肝,以下為保養肝臟的生活妙方:
1. 睡眠充足
2. 保持樂觀
3. 不抽菸、不飲酒
4. 營養均衡、飲食新鮮
5. 戒食刺激性食物、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及膽固醇
6. 定期健檢
8. 養成運動習慣
雙豆雞翅湯
食材:黃豆、青豆、雞翅、鹽、味精、料酒、高湯。
做法:將黃豆、青豆、雞翅食材入湯鍋,加入適量高湯及清水燉煮,以鹽、米酒簡單調味即可。
除了豬蹄外,雞翅中也含有大量膠原蛋白,而且蛋白質含量要高於豬蹄,它與黃豆、青豆同食,對增加皮膚彈性、滋潤皮膚十分有益。
夏季──消暑祛濕熱,保持氣血正常。
• 夏季養生重點/夏季陽氣比較旺,陰陽之氣也在此時交會,因此,人體也最容易受暑濕傷害,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夏天感冒總是特別難以痊癒的原因。所以,在溽暑之時,注意保持「心血管循環」功能的正常。
「夏屬火,其氣熱」,五臟中的「心」亦屬火,應掌握夏天時機,好好養心,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,使體內血脂代謝正常,避免體脂肪堆積,維持體態輕盈,並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況。
• 搭配粗食吃法/可以多吃大麥、小麥或小米,因為這些食物具有生津、祛濕的作用。同時,採用蓮子、薏仁、綠豆加入冰糖做成甜湯,冰鎮之後當作點心,可以消除暑氣,還能去除水腫,並具利尿功效。
飲食上應以補氣養陰、清熱袪暑為主。
紅色的食物有助於減輕疲勞,並且有驅寒作用,可以令人精神抖擻,增強自信及意志力,使人充滿力量,例如辣椒、紅椒、 蕃茄、草莓等等,不過進食過量,會引起不安、心情暴躁、易怒,所以要有所節制。
「青草茶」製作簡單,適合全家大小飲用,夏日解暑之上等飲料。
青草茶的材料組成有:
一枝香、水雞爪、咸豐草、夏枯草、魚腥草、茵陳、蛇舌草、仙草、珠仔草、黃花密菜、甘草、菊花、紫蘇各2錢,薄荷1兩。
青草茶
做法:
1、將上述的藥材用過濾紙包好,並密封,以防水煮時藥材跑出來,其中薄荷及紫蘇需另外包妥。
2、包好的茶包(薄荷及紫蘇除外)與20碗水(約4000㏄)同煮,至水滾沸後,再以小火加蓋煮1小時。
3、薄荷及紫蘇包,在熄火前2分鐘在加入。功效:清利頭目、提神醒腦、降血壓、降血脂,清熱利尿、消暑、生津止渴、解毒火。
* 仙草茶亦是消暑涼品。
秋季──著重養肺氣,避免傷風感冒。
• 秋季養生重點/秋季由熱轉寒,屬於「陽消陰長」的過渡階段。由於此時雨水較少、氣候偏燥,寒熱的變化大,所以不但容易引起舊疾復發,也特別容易引起傷風、感冒咳嗽,須格外重視「體氣」的調養,並注意「養肺」,盡量少吃冰冷的食物或飲料。
• 搭配粗食吃法/可多吃糙米、玉米,並搭配芡實、山藥、蓮子、百合等食材入菜、煮湯或煮粥。另外,也可採用芝麻、紅豆做成芝麻糊或紅豆湯,無論家有老人還是小孩,都是很適合的點心。由於這些食物對於「補養肺氣」極具效用,並能有助理脾胃,所以特別適合在秋天食用。
飲食上應注意事項禁忌食物包括水梨、西瓜、番茄、椰子、香瓜、橘子、哈蜜瓜、大白菜、白蘿蔔等,這些食物皆屬寒涼性質,影響身體抵抗力。白色食物一般都沒有強烈的氣味或味道,像是米、山藥、白蘿蔔、茯苓等等,白色的食物要搭配其他食材一同烹煮,例如:山藥要搭配排骨湯,可大大提升營養、美味度。也嚴禁冷飲、冰水,中醫認為過敏性體質易受刺激,這些冷食都會使病情加重。
秋天的天氣多變,早秋以熱、濕為主,而到了深秋及晚秋時,卻以涼、寒為主,因此穿衣增減要留意。
冬季──進補禦寒氣,提升臟腑功能。
• 冬季養生重點/冬天是最冷的季節,陰氣盛、萬物藏,所以人們也特別容易因為寒氣上升而導致百病叢生。在這個時候,除了應該遵循自然界「蟄伏閉藏」的規律,也應該加強「進補」,藉由正確的食物供給,讓身體獲得額外的營養能量,以利抵禦寒冬。
• 搭配粗食吃法/盡 量多吃一些溫性、熱量較高的食物,例如可以紫米、糯米、玉米、小米、小麥為主食,也可多喝具溫補作用的核桃粥、枸杞粥、板栗粥、紅棗山藥粥、黑芝麻粥等。 同時,在飲食中加入適當中藥材、做成藥膳料理,也能增強臟腑功能,有助提高抗病力。另外,由於冬天蔬菜較少,不妨適度攝取富含維生素的薯類,例如番薯,其所含維生素C即不亞於蔬菜。
黑 色食物被認為具有非常強效的食補作用,近年來經 科學研究證實,有二十多種黑色食物具有抗癌作用,例如黑豆、黑芝麻等等,「黑色食物」不僅給人質樸、味濃、滿足的口感,而且經臨床實驗證明,經常食用這些 食物可調整人體生理功能,並有滋膚、美容、烏髮及延緩老化的作用。
黑色食物包括黑豆、黑芝麻、香菇、髮菜、海帶、黑棗、黑木耳和藍莓等,補肝益腎的天然「食品」,在冬天正是以黑色食物進補的大好時節,身體在冬季保養得當,春天來臨時身體就會「勇健」。
冬季可多用黑麻油烹調食物:黑麻油由黑芝麻製成,同樣含有大量不飽和脂肪酸,可去除膽固醇,因為黑麻油可以增進精力、強壯身體,所以許多藥膳都有用黑麻油來烹調。例如:麻油雞。
冬季要注意保濕
冬天空氣乾燥,濕度較低,加上暖氣和空調的使用,如果過於乾燥的話,皮膚與黏膜,如眼、鼻、口腔等都 受影響,且容易誘發各種呼吸道疾病,一般將室溫保持在18℃-24℃之間,濕度50%-60%為宜,在室內可以擺放盆栽,隨時偵測室內的濕度,並且利用盆 栽的水分,調節室內濕度,保持環境中的水分。